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强大力量的加入,便是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建立的辅助。
儿童拥有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又十分有限,于是在此基础上,带有奇幻色彩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孩子内心需求。已经灭绝了的恐龙不会再真实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是这却更加能够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沸腾。
02、孩子对恐龙感兴趣,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从成年人视角来看,恐龙的“庞大”和“凶猛”与其他小动物给人的“软萌”“可爱”印象有所不同。于是,有些家长会对孩子喜欢恐龙这件事感到担忧。但是其实,这种担忧并非必要,孩子在对恐龙给予更多了解的同时,他们对力量的认知会更加的全面。就像肉食性恐龙也并非总是战无不胜的,食草性恐龙更懂得团结协作。
孩子们渴望拥有强大的力量来让他们获得内心的自信心充盈以及安全感满足,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家长们不必因此而过分放大恐龙身上的“残暴因子”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基于对恐龙的喜爱,他们身上的求知欲按钮被触碰。在他们渴望知道更多关于恐龙的事时,他们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得以丰富,在了解的过程中,他们身上的专注力、理解力以及逻辑思维等都有机会得到提升。
当孩子处于更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同样的喜好会让他们更容易收获认同感。在大家都喜欢恐龙的环境中,孩子们更容易结交为朋友。同时,在恐龙身上获得力量而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的他们更懂得在是社交中如何保护自己,拒绝恃强凌弱的行为发生。
03、当孩子对恐龙感兴趣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1、理解且尊重孩子的喜好
尹建莉认为,在家庭关系中,孩子只有拥有爱才会成长,只有拥有自由才会得到成全。父母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管约束的同时,也应该在喜好等方面,给予他们合适的自由度。
Tips:试着从孩子的视野去看待他们的喜好,你或许会发现孩子世界的奇幻多彩。
2、增加孩子的认知渠道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于恐龙知识的了解渠道有所不同,除了购买恐龙玩具,家长们还可以为其准备相关的绘本图书,与其一起观赏与恐龙有关的影视题材,去博物馆里看真正的恐龙化石等等。
尝试丰富孩子们了解恐龙知识的渠道,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搜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丰富孩子的朋友圈
当孩子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知识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满足且喜悦的。
对于喜欢恐龙的孩子而言,父母们不妨试着带他多去接触有相同喜好的朋友圈,这样孩子们可以体验到志同道合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收获更多的友谊。
或许孩子所喜欢的事物在大人眼里有些“奇奇怪怪”,但是在小家伙们的世界中,万物有灵,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重孩子世界的奇思妙想,理解他们内心的单纯良善,这其实也是为人父母的功课。
枕边育儿寄语: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某件事物保持敏感期的时间有限。所以,当孩子对恐龙感兴趣的时候,家长们先别忙着限制,试着和他一起走进恐龙的世界,这或许会更有趣且有意义一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